2009/02/10

慢船下湄公:清孔至朗勃拉邦

2009年2月2日 (一)

買了八時半的車票往清孔(Chiang Khong),等呀等,九時客貨車才來到Julie Guesthouse。一小時之後在一油站便利店停下來,最初我以為是讓我們歇腳上洗手間,等了半小時仍未開車,大家開始鼓譟,再等半小時,另一輛客貨車來到,原來有四個從Pai去清孔的乘客轉過來我們的車,坐了本來空置的座位,我們才正式開往清孔。

去清孔的路比我想像中顛簸,我坐走廊位,轉彎時經常把熟睡的我搖到失去平衡,半睡半醒地抓緊扶手。三時多到達清孔,車上買套票的乘客被安排入住旅館,我們只買了車票,本來另外訂了地方,但司機讓我們也入住這邊,我們不想摸黑找訂了的旅館,就跟着大家住這兒。一起去地下的宿舍房,共有七張床,但車上有十多人,我倆走得慢,要上樓上。不過錯有錯着,樓上剛巧有間雙人房,我們拿到了,趕快和衣睡覺。

2009年2月3日 (二)

七時起床,旅館老闆賣咖啡,要20銖,我們沒要。他問我們要不要慢船票,網上資料說渡口的價錢最便宜,所以我們沒買,不過他也把我們跟套票的人一拼送到邊境,不另收費。到邊境前套票有早餐,我們也可以買,50銖,只有炒蛋、多士和咖啡,我們沒興趣,自己到街上買三文治,60銖,有番茄生菜青瓜吞拿魚,豐富得多。

到了邊境,先辦泰國出境手續,再坐船過河,船程才二分鐘,竟然要40銖!上岸,申請寮國落地簽證,簡單快捷,我對寮國印象大大加分。坐tuk-tuk去渡口,在附近買了三文治做午餐,才去買船票。我們十時來到,十一時半才開船,便坐下來吃早餐,又在售票處用泰銖換了些寮幣。

終於在十二時開船,這慢船有三列板凳,十分短小,幸好我們在清孔買了座墊,才坐得舒服一點。慢船除了遊客之外還是當地人的交通工具,我們三四次靠岸,上客落客,載貨卸貨,有一站還有些孩童上來兜售飲品小食。坐慢船主要是為了看風景,不過有六小時之長,我還看了東方快車偵探小說,十分精彩。

六時半到達中途站Pakbeng,暗黑之下看不到上船的地方是沙灘,差點滑倒。鎮上大小客棧都來碼頭拉客,我們要求甚低,有熱水洗澡就可以了,就隨便去了一間。放下行李出去吃晚飯,此鎮非常細小,我們住在唯一的支路,另外就是一條大街,我們去了Sirilai菜館,點了寮式魚肉沙律(fish laab)、寮式水牛咖哩(lao buffalo curry)和寮國啤酒(Beer Lao),無寮不歡。寮國啤酒十分清淡,我很喜歡。魚肉沙律微酸,混和香草一起吃,風味很好。最好吃的是水牛咖哩,甜甜的,一點也不辣,我倆吃得津津有味。

寮國啤酒
寮國啤酒

回到客棧,光管壞了,找人修理,他穿着睡衣出來,告訴我們十時全市電力供應完畢,我們只能多用五分鐘,不修理也罷。趕忙趁還有電力刷牙洗臉,剛放下蚊帳便沒電了。

2009年2月4日 (三)

起來洗澡,但熱水爐沒熱水,可能是電力的吧?拿了兩大壺熱水,倒在水桶淋浴。到鎮上吃早餐,買三文治和水果在船上吃,八時半上船,但十時才起程。今天陽光普照,景色比昨天還好。我放下書本,悠悠地看沙灘上的小孩嬉戲,小船上的漁夫捕魚,遠方碧綠的山,近岸奇形怪狀的石,加上一個金黃色的日落,才徐徐到達朗勃拉邦。

小孩跟我們打招呼
小孩跟我們打招呼

漁夫
漁夫

日落
日落

六時靠岸,天還未黑,我們去找旅店。從渡口走上來,三步就有一間客棧,豐儉由人,我們看了三家,最後去Namsok Guesthouse 3,房間佈置實而不華,典雅簡潔,我一看便愛上了。

出去找東西吃,寬闊的街道沒多少車輛,遊人也不多,漆黑中隱約看到一些寺廟,讓我感到很寧靜舒暢,從心底高興起來。

看了很多地方,最後決定樓下的餐廳最好,便走回去。朗勃拉邦有好些特色菜餚,我們點了炸海苔、蕉葉蒸魚肉和釀竹筍,上菜才發現我們剛巧點了單張上推介的菜色,便拿着單張和實物合照。

炸海苔
炸海苔

海苔付着芝麻,炸香點辣醬,我覺得太咸。蒸魚肉用雞蛋混合魚肉和香料,用蕉葉包着來蒸,嫩滑可口。釀竹筍內有豬肉,外面炸香,保持竹筍水份,很好吃。我們非常滿意這朗勃拉邦特色晚餐。

電單車遊清邁

2009年2月2日 (一)

我們照計劃去Tony's Big Bikes租電單車,這次掌櫃的是外國人,說我們未騎過,不能租給我們。前日的店員是泰國人,看來這是老闆,我們無奈離去。找另一家叫Smile的,泰國人打理,知道我們是新手只是笑了一會,讓我們在店外練習一下就可以了。

我們先去Mae Sa瀑布,有大小瀑布一共十個,景色很好。

之後去觀景台,景色一般,路上農村景致倒不錯。

回清邁附近,上山去Phra That寺。本來應該可以看到清邁全景,不過煙霞太密,看得不太清楚。Phra That寺金碧輝煌,在午後陽光映照之下十分醉人。

這時已時四時,我們五時要交車,午餐也沒時間吃,隨便在小吃攤買點粟米香腸吃就下山了。

回酒店取行李,在大堂休息一會,便去Julie Guesthouse報到。本來打算放下行李出去吃晚飯,但我們太累了,就在客棧餐廳解決,方便坐八時半的車往清孔。

2009/02/06

靈光寺‧金三角‧長頸族

2009年2月1日 (日)

今天參加了旅行團,七時多便有客貨車來酒店接我們。

第一站是清萊溫泉,就在路旁,有好幾個泉眼,可以買雞蛋來放進去煮,也可以泡腳。我摸了摸泉水,太熱了,沒有泡腳。上車前去洗手間,旁邊也泉眼,有人在泡腳,我用手試水溫,溫度剛好,可惜要上車了,沒有時間浸一浸。

之後去靈光寺(Wat Rong Khun),導遊稱之為White Temple。靈光寺由一位年輕泰國建築師設計,全寺均為白色,代表純潔。

過了入口,先看到水池,裏面養着白色的小魚。之後是一條扁平的小橋,下面是骷髏骨頭和一隻隻向上掙扎的手,好像要隨時會抓到橋上人們的腳踝一般。

小橋之後是大橋,每一片地方都有裝飾,美輪美奐,應該是脫離地獄,走往極樂世界的通道。脫鞋進寺,寺內有一專小佛像,身後的牆壁畫了一專大佛像,沒什麼特別。不過好戲在後頭,入口的牆壁有一張彩色壁畫,有飛機火箭等現代科技,又有Matrix裏面的Neo,咸蛋超人這些電影人物。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九一一的世貿,一架飛機正沖向世貿,兩座大樓被大蛇纏着,蛇頭是加油站的油槍,一點點黑漆漆的石油滴進下面張開大口的惡魔,其寓意顯而易見。我從未在佛寺看到這樣的壁畫,可惜寺內不准拍照,我真的很想把它拍下來,慢慢參詳。

看過靈光寺,坐車去金三角。在這兒可以看到對岸的寮國和緬甸,團友多付三百銖坐船去河上的寮國小島看市集,我們後天便坐慢船去寮國,沒有興趣,便留在泰國這邊等他們。從渡口走過去,有一些食品檔,之後是一間船形寺廟,和一列餐廳。我們帶備旅遊書來消磨時間,但河畔有不少美艷的熱帶花卉,我們慢慢觀賞拍照,很快過了一小時。

金三角
金三角

下一站是泰緬邊境,先去餐廳吃自助午餐,再去邊境大橋拍照。半小時自由時間,可以逛市場,沒什麼特別。最後一站是長頸族村落,一列草棚商店,長頸婦人和女孩售賣紡織品。他們是緬甸難民,以旅遊業和政府補助為生,每天招待不少遊客,拍照時笑得落落大方,拿着相機的我反而覺得怪怪的。

回到清邁已八時多,我們去旅遊書介紹的Hong Tauw餐廳吃晚飯,很喜歡這兒的沙田柚沙律和海螺咖哩。我們還點了蝦醬拌蔬菜,但我不小心吃到辣椒,舌頭像着了火一般,趕快點了椰汁啫喱來中和辣味。

清邁古城 一步一廟

2009年1月31日 (六)

在酒店吃了早餐,出去逛清邁古城。「清邁」泰文意思是「新城」,因在建城於清萊之後而名。不過清邁本身也有七百多年歷史,古城有城牆和護城河,還有數不清的大小廟宇,隨便轉個街角就是,和7-Eleven一樣,必有一間在左近。

我們按旅遊書介紹,自訂路線看清邁的主要廟宇,沿途經過其他的,有時也會進去看,我想今天我們參觀了七、八間廟吧!

看罷廟宇,我們安排餘下幾天的行程。先去Tony's Big Bikes看電單車,問了店員,沒騎過也可以租,我們便撥了一天以電單車遊清邁近郊。

之後去Julie Guesthouse,本來想搬過來住,但沒有吉房。我們想住在這兒主要是為了找旅遊資料,不住也沒什麼關係。我們有幾處地方想去:清萊靈光寺、長頸族村落、慢船往寮國。參觀長頸族的一天團只有一個,途經清萊,但不去靈光寺。於是我打算報參觀長頸族的一天團,在清萊下車,自己去靈光寺,再從清萊坐車去泰寮邊境小鎮清孔(Chiang Khong)。問了職員,他說可以在清萊放下我們,可是不肯定傍晚有沒有巴士去清孔。這時我提到我想去靈光寺,他說沒問題,可以在一天團參觀。這樣的一天團挺吸引的,另外我看到他們有清邁去清孔夜車,晚上八時半出發,深夜三時多到達。於是我們決定報明天的長頸族團,後天日間自駕電單車遊清邁近郊,晚上坐車往清孔。

2009/02/02

清邁夜市

2009年1月30日 (五)

傍晚到達清邁,入住Montri Hotel,休息一會走去清邁夜市。這兒專做遊客生意,賣的都是T裇燈籠絲巾香皂等紀念品,我們匆匆走過,去大排檔吃晚餐。

我們點了泰式炒河粉和咖啡蟹。泰式炒河粉和我們在美國Amarin菜館吃的味道一樣,只是份量較少。咖啡蟹鮮嫩肥美,味道十足,令我想點啤酒。不過我喝啤酒很快飽,還是拌飯比較好。

吃飽再逛夜市。我們這次出遊兩個月,帶着紀念品很不方便,本來打算只看不買。後來看到一對很好看的涼鞋,還是買了下來。第二天我便穿了起來,即買即用。

2009/01/30

華航機上飛行資訊

提起,總想到年來的空難,買機票時都會避開。這次去泰國,華航香港來回曼谷連雜費才港幣1600多,我們決定一試。

起飛後我開了娛樂系統來玩,發現飛行資料異常詳盡。最得我歡心的是互動地圖,可以左右移動,放大縮小,隨意查看沿途景物。我在窗外看到一個海島,便在地圖找尋,果然找到了。

除此之外,機艙外安裝了攝影機,分前視和俯視。

降落時我觀看前視景觀,看到前方跑道,飛機駛往閘口,地勤人員在機前引領,就像坐在機長室一樣。

我很喜歡華航的互動地圖和機外攝影機,不過始終對她的意外記錄有心理陰影,想來下次也不會主動坐華航客機。不知道其他航空公司會不會引入這些飛行資訊呢?

2009/01/29

喜迎牛年

農曆新年喜氣洋洋,水仙花、紅封包、賀年歌、蘿蔔糕、開心果...賀年傳統一浪接一浪。這幾天到親友家拜年,吃賀年食品,談天說地,出外看煙花,我完完全全地享受了幾天節日氣氛,玩得很開心。最重要的是一家團圓,大家熱熱鬧鬧,高高興興。

2009/01/25

維園花市

在美國讀書到做工,每到農曆新年我都特別想家,每年都說下一年要回家過年,今年終於做到了。

我們昨晚到達香港,今早和家人飲茶,下午購物,五時去行花市。

下午花市不及晚上擁擠,不過依然人山人海。

花市花市當然要看花。

我們比較有興趣看乾貨,有各式各樣的創意用品。

這麼多年沒有行花市,今年有很多本地設計的產品,非常應景,讓我會心微笑。

2009/01/21

巴塞隆拿

2009年1月1日 ~ 2日

男友父母住在比利牛斯山脈附近,離西班牙不遠,我倆新年開車去巴塞隆拿玩。出發之前友人都告訴我,我將會愛上巴塞隆拿。我們只去了兩天,但一如眾人所料,我深深地愛上了巴塞隆拿。

巴塞隆拿的藝術氣息非常濃厚,建築風格古典現代俱備。最有名的當然是(Antoni Gaudí)了。他的作品融入大量大自然原素,創新而似曾相識。

我最喜歡的是(Casa Batlló)。這是一棟公寓,內牆呈波浪形,天井鋪了淺藍色的瓷磚,頂樓用魚鰓形通風窗,讓喜歡海洋的我愛不惜手。

漩渦燈飾

淺藍色的天井

魚鰓形通風窗

Casa Batlló只是高第在巴塞隆拿的其中一座建築,除此之外聖家堂(Sagrada Família)也十分觸目,可惜我們元旦日來訪,下午二時便關了門,未能入內。我們下午三時多到達桂爾公園Parc Güell,個多小時之後天色已黑,我們沒看夠。另外巴塞隆拿還有很多很多值得仔細遊覽的地方,我們意猶未盡,相約下次盛夏再來,重遊這藝術之城。

2009/01/16

達利博物館

Figueres只是個普通的西班牙小鎮,我們特別到此一遊,是為了參觀達利博物館。博物館由舊劇院改建,達利親自設計,美術品和建築物相輔相成。

我們從公路看到Museu Dalí的路牌,以為會一直指領我們,可是進城之後一個路牌也沒看到,我們穿越小鎮,回頭看到一輛法國車牌的旅遊巴,趕緊跟着它走,才找到博物館。這博物館外形獨特,紅紅的外牆,屋頂是一排巨型雞蛋,十分有趣。

達利博物館

進博物館,先看到中庭,放了一輛老爺車,後面是一條輪胎柱,支撐着一隻翻掉了的小船。全館的展品也是這樣的:材料原自生活,可是經大師精心篩選佈置,通通幻化成奇異的景象。

達利的藝術品大多要從多角度觀看,拍照也難,相片只能用來勾起當時感覺,不能捕捉藝術品本身精妙之處。

之前我對略有所聞,只認得他軟掉的時鐘。這次看了他的博物館,對他的創意佩服得五體投地,有些展品我看了好幾遍,細看賞玩。

2009/01/15

Pic du Midi 天文營

Pic du Midi,全名Pic du Midi de Bigorre,是法國比利牛斯山脈的南部峰,海拔2877米。除了是滑雪勝地之外,山峰是天文大本營,有好幾台望遠鏡,觀測太陽系各星體。峰頂部分地區對外開放,遊人可以坐纜車上去參觀天文博物館,在觀景台遠眺延綿不斷的雪山,也可以預約參加天文營,在峰頂留宿一宵,夜觀星象。

2008年12月29日 (一)

我們一早定了12月29日的天文營,28號男友父母跟我們從Bourges駕車南下到他們在Pau附近的家。29號早上我倆出去購物,午餐時間回去,他爸媽焦急地等我們。原來天文台打電話來,那邊風雪很大,纜車可能停駛。我們立即上車,飛趕過去La Mongie纜車站。

纜車分為兩段,第一段往滑雪場,第二段上天文台。接待人員帶我們到房間放下行李,房間介乎酒店和營舍之間,有床、桌子和洗手盆,簡單實用。放好行李,出去看看,迷迷濛濛的下着雪,什麼也看不到,我們只好走回室內,參觀天文博物館。館內展品差不多全以法文說明,幸好英文的文天文用語大多源自拉丁文,和法文十分相似,我看得懂八成。

五時和營友集合,義工Natasha向我們解說今晚的行程。本來這是看日落的時候,可惜天公不造美,希望晚上天色轉好,觀星有望。看不成日落,Natasha帶我們到博物館。我已經由頭到尾看過一次,加上昨天坐了一整天車,又累又悶,結果坐在一角睡着了。七時多到餐室吃晚餐,先來香檳,頭盤是我最喜歡的臘鴨雜菜湯,我喝了很多,主菜也吃不下,沒吃肉,只吃了拌菜。甜品是泡芙,好看又好吃。我可沒想到在天文營也吃到這般豐富的晚餐!

豐富的晚餐
豐富的晚餐

本來我打算回房睡覺,深夜才起來看看天色如何,但Natasha說風雪剛停了,可以看到山下城鎮燈火。我們穿好大衣冷帽手套,出去看夜景。後來雲層慢慢散去,我們看到點點星光,Natasha便帶我們進望遠鏡圓拱屋,用望遠鏡看星星。十多人排隊看,其實等的時間多過看的,不過可以親眼看到土星的光環,我還是很興奮。

2008年12月30日 (二)

零晨回去睡覺,七時起來吃早餐,之後出去看日出。今早天氣比昨天好多了,我們看到晨光慢慢照亮潔白無瑕的雪山,四周的建築物蓋上一層細緻的雪粉,可愛的雪雀到處覓食,大家帶着微笑,享受這雪國早晨。

日出
日出

望遠鏡和電訊塔
望遠鏡和電訊塔

看飽了風景,Natasha帶我們去參觀這裏最大的Bernard Lyot望遠鏡,又看了日冕儀。

Bernard Lyot望遠鏡
Bernard Lyot望遠鏡

天文營就此結束,我們一時多坐纜車下山。本來我十分期待來這兒觀星,回來才發現其實我最喜歡的是山上的雪景,還有可愛的雪雀!

纜車
纜車

雪雀 Snowfinch
雪雀 Snowfinch

2008/12/26

芝士鐵板燒

昨晚我們在家吃芝士鐵板燒

芝士鐵板燒

這是專門吃芝士鐵板燒的爐,放在餐桌上,小小的鐵板夾在爐中,手柄向外。每人拿一塊鐵板,放上一片芝士,置回爐上等芝士熔化,其間用三叉戟拿薯仔去皮。

芝士鐵板燒工具

替薯仔去皮的三叉戟,還有撥芝士的木匙。

芝士熔化了

芝士熔化後把鐵板拿出來,用木匙撥芝士,淋在薯仔上。拌菜有小蕃茄、肉餡餅(pâté)和麵包,都可以和芝士一起吃。

法式聖誕大餐

昨天在男友舅父家過聖誕,吃了一個非常豐富的聖誕大餐。

香檳

我們十二時多到達,大夥兒坐在客廳喝香檳,吃三文魚忌廉冰杯、芝士泡芙和薄片三文治等amuse-bouche(開胃小吃)。

焗帶子

說說笑笑的過了一小時才過去飯廳。先吃頭盤,是焗帶子,放在貝殼形的碟子裏,很好看。帶子汁十分香濃,拌長法包好吃得很。

烤雞

主菜是烤雞配四季豆和焗栗子,另外還有焗蘋果,我吃不下沒拿。舅父分配蘋果時不留神掉了一個,祖父說這正是「地上的蘋果」pomme de terre,我立即笑到停不下來。因為法文蘋果叫pomme,薯仔卻叫pomme de terre,字面意思就是「地上的蘋果」。

主菜之後是芝士拼盤,繼而是甜品。這果然是聖誕大餐,甜品也有兩款:覆盆子餅和朱古力軟糕。

咖啡

最後我們從美美的陶杯喝咖啡,四時多才吃完這午餐。

2008/12/21

法蘭酥

法蘭酥

在大華超市找中式食品帶去法國做禮物,在當眼地方看到這法蘭酥禮盒。法蘭酥雖叫法蘭酥,卻不是法國產物,我買了下來給法國人嚐嚐。

2008/12/20

歐陸聖誕

下星期就是聖誕節,我們星期一飛去巴黎,坐兩小時火車去Bourges,在他祖母家過聖誕。數天後和他父母一起開車回家,去比利牛斯山滑雪,然後我倆自駕往巴塞隆拿四天,才回巴黎坐飛機回美國。熱切期待中~

2008/12/15

停電

下班回家,平常左轉的路口有警察封路,不許直行,很多車和我們一起左轉。我們正沾沾自喜,回到家門才發現四周漆黑一片,沒有電力。進門先找手電筒,我有一支手動發電的,十分光亮,還有手動收音機的燈,都拿出來用。我家用煤氣爐,可是沒電抽氣扇無法開動,所以沒有暖氣。我倆唯有躲在床上,他用礦工頭燈看書,我用手提電腦打字。

我們八時多回家,十時多電力才恢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