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9/01/30

華航機上飛行資訊

提起,總想到年來的空難,買機票時都會避開。這次去泰國,華航香港來回曼谷連雜費才港幣1600多,我們決定一試。

起飛後我開了娛樂系統來玩,發現飛行資料異常詳盡。最得我歡心的是互動地圖,可以左右移動,放大縮小,隨意查看沿途景物。我在窗外看到一個海島,便在地圖找尋,果然找到了。

除此之外,機艙外安裝了攝影機,分前視和俯視。

降落時我觀看前視景觀,看到前方跑道,飛機駛往閘口,地勤人員在機前引領,就像坐在機長室一樣。

我很喜歡華航的互動地圖和機外攝影機,不過始終對她的意外記錄有心理陰影,想來下次也不會主動坐華航客機。不知道其他航空公司會不會引入這些飛行資訊呢?

2009/01/29

喜迎牛年

農曆新年喜氣洋洋,水仙花、紅封包、賀年歌、蘿蔔糕、開心果...賀年傳統一浪接一浪。這幾天到親友家拜年,吃賀年食品,談天說地,出外看煙花,我完完全全地享受了幾天節日氣氛,玩得很開心。最重要的是一家團圓,大家熱熱鬧鬧,高高興興。

2009/01/25

維園花市

在美國讀書到做工,每到農曆新年我都特別想家,每年都說下一年要回家過年,今年終於做到了。

我們昨晚到達香港,今早和家人飲茶,下午購物,五時去行花市。

下午花市不及晚上擁擠,不過依然人山人海。

花市花市當然要看花。

我們比較有興趣看乾貨,有各式各樣的創意用品。

這麼多年沒有行花市,今年有很多本地設計的產品,非常應景,讓我會心微笑。

2009/01/21

巴塞隆拿

2009年1月1日 ~ 2日

男友父母住在比利牛斯山脈附近,離西班牙不遠,我倆新年開車去巴塞隆拿玩。出發之前友人都告訴我,我將會愛上巴塞隆拿。我們只去了兩天,但一如眾人所料,我深深地愛上了巴塞隆拿。

巴塞隆拿的藝術氣息非常濃厚,建築風格古典現代俱備。最有名的當然是(Antoni Gaudí)了。他的作品融入大量大自然原素,創新而似曾相識。

我最喜歡的是(Casa Batlló)。這是一棟公寓,內牆呈波浪形,天井鋪了淺藍色的瓷磚,頂樓用魚鰓形通風窗,讓喜歡海洋的我愛不惜手。

漩渦燈飾

淺藍色的天井

魚鰓形通風窗

Casa Batlló只是高第在巴塞隆拿的其中一座建築,除此之外聖家堂(Sagrada Família)也十分觸目,可惜我們元旦日來訪,下午二時便關了門,未能入內。我們下午三時多到達桂爾公園Parc Güell,個多小時之後天色已黑,我們沒看夠。另外巴塞隆拿還有很多很多值得仔細遊覽的地方,我們意猶未盡,相約下次盛夏再來,重遊這藝術之城。

2009/01/16

達利博物館

Figueres只是個普通的西班牙小鎮,我們特別到此一遊,是為了參觀達利博物館。博物館由舊劇院改建,達利親自設計,美術品和建築物相輔相成。

我們從公路看到Museu Dalí的路牌,以為會一直指領我們,可是進城之後一個路牌也沒看到,我們穿越小鎮,回頭看到一輛法國車牌的旅遊巴,趕緊跟着它走,才找到博物館。這博物館外形獨特,紅紅的外牆,屋頂是一排巨型雞蛋,十分有趣。

達利博物館

進博物館,先看到中庭,放了一輛老爺車,後面是一條輪胎柱,支撐着一隻翻掉了的小船。全館的展品也是這樣的:材料原自生活,可是經大師精心篩選佈置,通通幻化成奇異的景象。

達利的藝術品大多要從多角度觀看,拍照也難,相片只能用來勾起當時感覺,不能捕捉藝術品本身精妙之處。

之前我對略有所聞,只認得他軟掉的時鐘。這次看了他的博物館,對他的創意佩服得五體投地,有些展品我看了好幾遍,細看賞玩。

2009/01/15

Pic du Midi 天文營

Pic du Midi,全名Pic du Midi de Bigorre,是法國比利牛斯山脈的南部峰,海拔2877米。除了是滑雪勝地之外,山峰是天文大本營,有好幾台望遠鏡,觀測太陽系各星體。峰頂部分地區對外開放,遊人可以坐纜車上去參觀天文博物館,在觀景台遠眺延綿不斷的雪山,也可以預約參加天文營,在峰頂留宿一宵,夜觀星象。

2008年12月29日 (一)

我們一早定了12月29日的天文營,28號男友父母跟我們從Bourges駕車南下到他們在Pau附近的家。29號早上我倆出去購物,午餐時間回去,他爸媽焦急地等我們。原來天文台打電話來,那邊風雪很大,纜車可能停駛。我們立即上車,飛趕過去La Mongie纜車站。

纜車分為兩段,第一段往滑雪場,第二段上天文台。接待人員帶我們到房間放下行李,房間介乎酒店和營舍之間,有床、桌子和洗手盆,簡單實用。放好行李,出去看看,迷迷濛濛的下着雪,什麼也看不到,我們只好走回室內,參觀天文博物館。館內展品差不多全以法文說明,幸好英文的文天文用語大多源自拉丁文,和法文十分相似,我看得懂八成。

五時和營友集合,義工Natasha向我們解說今晚的行程。本來這是看日落的時候,可惜天公不造美,希望晚上天色轉好,觀星有望。看不成日落,Natasha帶我們到博物館。我已經由頭到尾看過一次,加上昨天坐了一整天車,又累又悶,結果坐在一角睡着了。七時多到餐室吃晚餐,先來香檳,頭盤是我最喜歡的臘鴨雜菜湯,我喝了很多,主菜也吃不下,沒吃肉,只吃了拌菜。甜品是泡芙,好看又好吃。我可沒想到在天文營也吃到這般豐富的晚餐!

豐富的晚餐
豐富的晚餐

本來我打算回房睡覺,深夜才起來看看天色如何,但Natasha說風雪剛停了,可以看到山下城鎮燈火。我們穿好大衣冷帽手套,出去看夜景。後來雲層慢慢散去,我們看到點點星光,Natasha便帶我們進望遠鏡圓拱屋,用望遠鏡看星星。十多人排隊看,其實等的時間多過看的,不過可以親眼看到土星的光環,我還是很興奮。

2008年12月30日 (二)

零晨回去睡覺,七時起來吃早餐,之後出去看日出。今早天氣比昨天好多了,我們看到晨光慢慢照亮潔白無瑕的雪山,四周的建築物蓋上一層細緻的雪粉,可愛的雪雀到處覓食,大家帶着微笑,享受這雪國早晨。

日出
日出

望遠鏡和電訊塔
望遠鏡和電訊塔

看飽了風景,Natasha帶我們去參觀這裏最大的Bernard Lyot望遠鏡,又看了日冕儀。

Bernard Lyot望遠鏡
Bernard Lyot望遠鏡

天文營就此結束,我們一時多坐纜車下山。本來我十分期待來這兒觀星,回來才發現其實我最喜歡的是山上的雪景,還有可愛的雪雀!

纜車
纜車

雪雀 Snowfinch
雪雀 Snowfinch

2008/12/26

芝士鐵板燒

昨晚我們在家吃芝士鐵板燒

芝士鐵板燒

這是專門吃芝士鐵板燒的爐,放在餐桌上,小小的鐵板夾在爐中,手柄向外。每人拿一塊鐵板,放上一片芝士,置回爐上等芝士熔化,其間用三叉戟拿薯仔去皮。

芝士鐵板燒工具

替薯仔去皮的三叉戟,還有撥芝士的木匙。

芝士熔化了

芝士熔化後把鐵板拿出來,用木匙撥芝士,淋在薯仔上。拌菜有小蕃茄、肉餡餅(pâté)和麵包,都可以和芝士一起吃。

法式聖誕大餐

昨天在男友舅父家過聖誕,吃了一個非常豐富的聖誕大餐。

香檳

我們十二時多到達,大夥兒坐在客廳喝香檳,吃三文魚忌廉冰杯、芝士泡芙和薄片三文治等amuse-bouche(開胃小吃)。

焗帶子

說說笑笑的過了一小時才過去飯廳。先吃頭盤,是焗帶子,放在貝殼形的碟子裏,很好看。帶子汁十分香濃,拌長法包好吃得很。

烤雞

主菜是烤雞配四季豆和焗栗子,另外還有焗蘋果,我吃不下沒拿。舅父分配蘋果時不留神掉了一個,祖父說這正是「地上的蘋果」pomme de terre,我立即笑到停不下來。因為法文蘋果叫pomme,薯仔卻叫pomme de terre,字面意思就是「地上的蘋果」。

主菜之後是芝士拼盤,繼而是甜品。這果然是聖誕大餐,甜品也有兩款:覆盆子餅和朱古力軟糕。

咖啡

最後我們從美美的陶杯喝咖啡,四時多才吃完這午餐。

2008/12/21

法蘭酥

法蘭酥

在大華超市找中式食品帶去法國做禮物,在當眼地方看到這法蘭酥禮盒。法蘭酥雖叫法蘭酥,卻不是法國產物,我買了下來給法國人嚐嚐。

2008/12/20

歐陸聖誕

下星期就是聖誕節,我們星期一飛去巴黎,坐兩小時火車去Bourges,在他祖母家過聖誕。數天後和他父母一起開車回家,去比利牛斯山滑雪,然後我倆自駕往巴塞隆拿四天,才回巴黎坐飛機回美國。熱切期待中~

2008/12/15

停電

下班回家,平常左轉的路口有警察封路,不許直行,很多車和我們一起左轉。我們正沾沾自喜,回到家門才發現四周漆黑一片,沒有電力。進門先找手電筒,我有一支手動發電的,十分光亮,還有手動收音機的燈,都拿出來用。我家用煤氣爐,可是沒電抽氣扇無法開動,所以沒有暖氣。我倆唯有躲在床上,他用礦工頭燈看書,我用手提電腦打字。

我們八時多回家,十時多電力才恢復。

2008/11/28

不吃火雞吃火鍋

美國傳統吃火雞,可是我覺得火雞肉乾乾的不好吃,便自創新傳統,不吃火雞吃火鍋!

2008/11/27

中非合璧

羊腩配古斯米

昨晚上中菜館吃飯,剩下了一大盤紅燒羊腩,今天拿來做午餐。羊腩汁拌飯最好吃,可是家裏有很多(couscous),我煮了些當飯吃,很鬆軟,不太飽肚,蘸了羊腩汁很好吃。

古斯米是北非人的主食,煮法十分簡單,把相同份量的水煮沸,離火,下古斯米焗五分鐘,攪拌即成。

2008/11/25

瓜分天下

兩台電腦

昨晚我高高興興進駐書房,洗個澡回來,發現多了一台電腦!男友說車房太冷,他搬回來坐在我旁邊。

嗚,我獨占書房半晚也沒有,就給他瓜分了天下!

2008/11/24

進駐書房

舊書桌

書房的電腦本來是男友用的,他在車房另買了一部電腦,我對書房虎視眈眈已久,只是書桌太高,我坐得不舒服。

上星期六我們終於去了宜家傢俬買了新書桌,晚上我上網貼通告賣舊書桌,星期日下午買家來看,晚上來取貨。我們拆掉舊書桌讓他們來搬,裝嵌新書桌,一個週末送舊迎新,我正式進駐書房。

新書桌

2008/11/16

韓國追楓之旅:語言篇

韓國,第一件擔心的事通常是語言問題。很多人都知道韓國人大多不懂英文,韓國又不像日本用漢字,如何溝通?

韓國近來致力發展旅遊,韓國觀光公社的中文版網頁十分詳細,出發前可多多利用。不過不要只記中文,景點名稱要中韓對照,買車票、坐的士時可以給韓國人看。

到了首爾,地鐵和景點都有中文標示,不少店舖更有說普通話的店員,問題不大。首爾以外,我在內藏山和智異山都拿到中文單張。不過火車站、巴士站就沒有中文了。

當然也有不能用中文或英文溝通的時候,但一般韓國人都很友善,用身體語言,加紙筆寫數字畫簡圖,再配上燦爛的笑容就可以啦!

其實韓文字母十分容易,一天就學得懂。我强烈建議大家出發前學花一點時間學一學,再隨身攜帶一張字母表,到時可以拼拼看。韓文詞語有不少由中文而來,懂拼音,猜到意思,很有滿足感的啊!

2008/11/13

韓國追楓之旅:交通篇

首爾內

地鐵

首爾地鐵十分方便,近年發展旅遊業,所有站名加上中文,另外每站均有號碼,不懂韓文也沒問題。

和香港一樣,列車方向以總站標示,所以看地圖時最好看清楚總站名稱,找月台比較方便。

巴士

在首爾遊客多坐地鐵,不過去北漢山、南山這些景點就要坐巴士了。建議事先預備目的地的韓文名字,上車時給司機看,就萬無一失了。

的士

地鐵一兩個站的地方,有三四個人的話坐的士比較划算。

首爾外

火車

分高速火車(KTX)和一般火車。KTX快捷舒適,可是只有首爾-釜山和首爾-木浦兩條線。一般火車站站停,通常比直通巴士慢。

http://www.korail.com可以查詢班次,首爾出發要注意站名,比如去井邑(Jeongeup)的KTX從龍山(Yongsan)開出,你查Seoul的話會找不到。

長途巴士

背包客棧http://www.kobus.co.kr可以查時間表,不過那網站只有部分路線,好像我從智異山求禮回首爾的班次就沒有了。

我的策略是在韓國觀光公社的網頁看交通資料,如果景點有巴士可達,到步後去巴士站問班次就成了。

心得

無論你的目的地是哪兒,最好查好它的韓文名字,到時問路、看地圖比較有把握,不必擔心說錯地名。以下是一些韓國地名,給大家參考參考:

서울 首爾
속초 束草
춘천 春川
정읍 井邑
남원 南原
구례 求禮
설악산 雪嶽山
내장산 内藏山
지리산 智異山

2008/11/10

韓國追楓之旅:觀光篇

2008年10月30日 (四)

和家人去韓國旅行,找好資料去雪嶽山賞楓,可是在旅舍上網看到雪嶽山楓葉已落,便趕忙找辦法改去滿山紅葉的內藏山。

2008年10月31日 (五)

今天在市內觀光,先坐的士上南山,很大霧,連首爾塔頂也看不到,更不用說首爾全景。坐143號巴士直抵,感覺有點像深水埗。下午去,天氣轉晴,很高興。這兒紅葉不多,不過香遠亭和慶會樓的倒影好美。

景福宮香遠亭
景福宮香遠亭

2008年11月1日 (六)

坐KTX去井邑,二時多到達,找旅館,那天是星期六,雙人房要八萬圜,很貴。吃飽已四時多,坐171號巴士去內藏山,人多車多,塞了好一會。我們和車上其他乘客一起下車,以為一定是國立公園入口,怎料他們都是去丹楓節,公園入口要多坐五分鐘才到。這是天色已暗,我們不打算再坐車進山,但丹楓節播着又老土又吵耳的音樂,我們覺得很煩,沒有參加,只是沿河畔散步。

回程有很多人等巴士,我們等了好久也沒車,決定走前一點截的士。我們沒看見多少吉車,看到的截它又不停,細心留意,發現的士司機都在兜客,想一次接幾組客人,多收車資,也就是所謂「釣泥鯭」。我們六人幾經辛苦,終於找到的士回井邑。

2008年11月2日 (日)

第二天我們七時出發,希望避開人群,但是事與願違,照樣塞車。171內藏山總站比我們想像中熱鬧,食肆林立,也有不少旅館,通往公園入口的路上還有很多小吃攤,在這邊過夜比井邑更方便。

小吃攤
小吃攤

內藏山真的很美,到處都是楓葉,紅橙黃綠色彩繽紛,賞心悅目。我們星期天來到,很多韓國人扶老攜幼來賞楓,滿山都是人,拍照有些難度。我們在山谷走了一會,我、男友和弟弟繼續健行上山,爸媽和舅父在山下茶座休息。上山的路不好走,而且沒有楓葉,我們本來打算在山上俯瞰山下的紅葉,但上了四分三之後發覺煙霞太大,看不到什麼,便下山去碧蓮庵參觀。

內藏山
內藏山

我們意猶未盡,午餐後到井邑火車站遊客中心問智異山的資料。那職員不懂英文,可是會日語,我結果用日文問路,感覺好奇怪。去智異山要到全州轉車,我們決定在那兒留宿一宵。坐巴士去全州,在長途巴士站旁邊有數不盡的旅館,我們隨便找了一家悉尼旅館,入住才發現這可能是時鐘酒店,不過也沒什麼問題。有趣的是我們租了三間房,其中一間506號房竟然有一台電腦,還可以上網,我找齊智異山資料才睡。

2008年11月3日 (一)

坐巴士往求禮,在總站下車,走了五分鐘路才找到旅館。午餐後回車站,本來想去老姑壇徒步,但巴士每兩小時一班,時間不合,我們改去華嚴寺。我們有點時間,便在車站打聽往彼峨谷賞楓的資料。我看韓國觀光公社中文版網頁,忘了找韓文名字,看韓文地圖看了好久也找不到一個像「彼峨谷」的地名,真失策。回到香港再找,原來韓文是피아골,中文又譯皮亞谷。

華嚴寺路上的楓樹
華嚴寺路上的楓樹

三時半上車去華嚴寺,十分鐘下車,之後還要走二十分鐘,才到華嚴寺。這段路兩旁都是楓樹,風景比華嚴寺本身更美。華嚴寺採用傳統中式建築,橫匾石碑都寫中文字,偶而看到一張韓文告示反而有點格格不入。

2008年11月4日 (二)

今天行程主要是徒步到老姑壇。坐巴士去智異山姓三峙入口,山區十分迂迴,轉髮夾彎時十分驚險。下車,風很大,好冷。我們在自動售賣機買熱飲,曬了一會太陽才暖起來。往老姑壇的路很好走,可是風景一般,要到頂才可以遠眺山坡上的五彩樹葉。

老姑壇的風景
老姑壇的風景

回程錯過了班車,我們在姓三峙入口吃午餐,那兒有電腦可以免費上網,我們趁機安排回首爾的活動。

到了巴士總站,剛好趕得上三時十五分回首爾的長途巴士,可惜我們的行李寄存在旅館,要坐五時十五分那一班。這長途巴士座位非常舒適,有如商務客位。

2008年11月5日 (三)

回到首爾,我們繼續尋找楓葉。早上去北漢山,這兒的紅葉在山谷兩旁,雖然不多,但也不錯。下午我們兵分兩路,有的去,有的去中部市場。我和男友去了中部市場,和西營盤海味街差不多,男友拍了很多魚乾蝦乾大特寫。之後去了芳山市場和廣藏市場。芳山市場賣裝修用品,沒什麼好看。廣藏市場是個街市,有新鮮瓜果魚肉,也有很多大牌檔,我們打算明天回來吃午餐。

中部市場的蝦乾
中部市場的蝦乾

2008年11月6日 (四)

昌德宮
昌德宮

韓國追楓之旅最後一天,我們去了。昌德宮逢星期四自由參觀,不必導遊帶領,雖然入場費比平日貴,但可以慢慢拍照,我覺得還可以。昌德宮是景福宮的離宮,建築物和大自然配合得很好,我很喜歡。這兒有不少紅葉,其中一棵鮮紅奪目,引來很多攝影發燒友,我這個遊客也拍個不停。

廣藏市場大牌檔
廣藏市場大牌檔

回廣藏市場大牌檔吃午餐,之後到旅舍取回行李坐機場巴士,晚上坐飛機回香港。

2008/11/08

當車門正在關上

當車門正在關上

前幾天坐地鐵,看到這張告示:

當車門正在關上,請勿上/落車

「當車門正在關上」是when doors are closing的直譯,感覺怪怪的。在美國住了這麼多年,我有點擔心自己的中文退步,可是連我也不會寫出這麼奇怪的句子。

說「關門時」不就可以了嗎?

2008/10/28

韓國觀光公社

我們明天出發去旅行,在網上搜集資料,發現韓國觀光公社的網頁資料十分詳盡,中文版絕不馬虎,很感動。

2008/10/26

那帕史特林酒莊

我媽一直想去那帕酒鄉(Napa Valley),剛巧我有朋友來灣區開會,我們昨天一行五人去了史特林酒莊(Sterling Vineyards)。

史特林酒莊在那帕北部,一進門便是一排金黃色樹木,秋意甚濃。

Sterling Vineyards 這酒莊的特色是要坐纜車登山,我以為可以從纜車看到酒園,特別選了這家,原來看不到的,好失望。不過這兒有個大陽台,在那兒可以看到好多葡萄藤,風景很好。 來到酒園當然要試酒,我們試了五種,我最喜歡在大陽台試的Chardonnay Reserve,冷凍了很香很易入口。我媽喜歡紅酒,她說Pinot Noir最好喝。其實我們根本不是喝酒的人,和歐陽修一樣,「醉翁之意不在酒,在乎山水之間也」,我們來那帕看風景,坐在酒莊的露天茶座淺嚐幾口美酒,意境比味道更重要。

史特林酒莊入場費二十元,包括纜車、參觀和試酒,莊園環境優美,在露天茶座悠閒地試酒,到酒園近距離看葡萄藤,還有一個美麗的玫瑰園,我們很喜歡。

2008/10/19

太浩湖的秋色

這週末我們和媽媽去太浩湖遊玩。太浩湖旺季是夏天和冬天,大家熱的時候來露營,冷的時候來滑雪,秋天沒太多人。星期六天陰,我們徒步去Eagle Lake,景色一般。

今早起來陽光普照,景觀大大不同。我們徒步去Cascade Falls,瀑布沒太多水,不值一提,可是沿途看到Cascade Lake,藍天白雲,碧翠青松,通通倒影在湖面,令人心懭神怡。

回程路上我們看到一叢叢金黃色的樹林,隨便在路旁停下來,便拍到這燦爛的秋色,很高興。

2008/10/12

秋天的蔬菜

白蘿蔔 七月我媽說秋天來探我,那時後園的蔬菜剛好開始收成,我希望媽媽來到也可以享用自家的蔬菜,便種下了白蘿蔔和絲瓜。今天我們在後園摘了一條絲瓜來炒蜆,另外用瑤柱清煮兩條白蘿蔔,兩道菜都很鮮甜,我媽吃得很高興。晚上她把蘿蔔葉也拿來涼拌,物盡其用。

2008/10/11

有緣

我媽從香港來我家住三星期,平日我要上班,沒時間陪她,於是我想,如果有朋友也有人來訪就好了。我在公司發了一封電郵,沒想到真的有個同事回應,說他的嫂子來這邊陪女兒開學,女兒上學時她只打算在家看影碟,很樂意多交個朋友。我聽到十分高興,今天去找她一起去逛農夫市集,吃午飯,再去了圖書館借了很多影碟。我媽跟她報了名下星期跟旅行團去Napa酒鄉,還約好我上班時一起去購物。她倆香港台灣各自飛到這邊,見面以後這麼談得來,真是有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