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9/07/26

含羞草 Mimosa Pudica

是熱帶植物,在香港雖然不是長遍山野,小孩大都見過、玩過,看到複葉植物都會碰碰,希望是含羞草。含羞草我從小玩到大,見怪不怪,在夏威夷看到,鬆容地叫男友來一起玩,他說從未見過這東西,玩得很高興。

男友和我一樣是理科出身,我以為他必已見識過這般好玩的植物,可是我忘了法國處於溫帶,何來含羞草?數年前我想送他一盆含羞草做生日禮物,可是找不到盆栽,便在網上買種子,偷偷在後園培植。我只能趁他沒留意時去澆水,他生日來到也沒有成績,只好送他種子,讓他自己種。十來粒種子,竟沒一粒發芽,我倆都很失望。

去年我開始在後園種菜,常上園藝網站,機緣巧合下得到十粒含羞草種子。這次我在飯桌培植,早晚澆水,有一株成功發芽長大,我們也不敢多碰,生怕含羞草過度粗勞。

這含羞草很有個性,早上張開葉子,對準日光吸取能量,晚上收起葉子,垂下枝幹,休養生息。我們怕它在室內不夠陽光,挪出去讓它曬太陽,它立即收起葉子,好像很害怕。我們趕快把它放到陰處,不到兩分鐘它就打開了所有葉子,清清楚楚告訴我們它不喜歡直射陽光。我們簡直當它是寵物,而不是盆栽!

2009/06/28

燈籠果 Peruvian Goldenberry

我們去年開始種菜,最初種的都是番茄、紅蘿蔔、四季豆這些常見的蔬果,成功棌收以後信心大增,進而嘗試中式蔬菜,又絲瓜又白蘿蔔的,越種越偏門。我在園藝網站和網友交換種子,換來了燈籠果

這漿果英文叫Cape Gooseberry或Peruvian Goldenberry,我正是在秘魯第一次吃到這果子。

燈籠果
燈籠果

我們在首都利馬一家高級餐廳用饍,侍應放下賬單時給我們一人一顆燈籠果,果子沾了糖漿,外殼反上來做手柄,美艷動人,甜絲絲的。侍應看到我們如此享受,又拿了四顆給我們,大家笑顏逐開。

九月在後園種下燈籠果,六月初第一顆果子成熟,我和男友一人一半,酸酸的,很醒胃。這幾星期我採了九粒果子,今天吃掉,乖乖不得了,很甜!我們一人吃了兩粒,之後再吃不下了。

真的沒想到小小的果子的味道竟可以這麼濃烈!

2009/06/21

我和男友主要用英語交談,不過有時我們談及語文本身,便會出現以下三語混合的情形:

我:French for turtle is tortue, right?

他:Yes

我:How about tortoise?

他:Also tortue

我:In Cantonese, turtle is 海龜, and tortoise is 陸龜

他:So tortue is 龜!

2009/06/20

藍花楹 Jacaranda

愛上是中學時代的事了。那天放學我如常坐巴士回家,在巴士總站附近的屋邨球場發現了一株開滿了紫花的樹,蓋天覆地都是淡紫色的花,美得讓我呆呆的看了好一會,才慢慢走回家。之後我去圖書館看《香港常見樹木》,一頁一頁的翻,終於找到了這樹的名字:藍花楹 (Jacaranda)。

藍花楹在香港其實不算常見,可是在灣區卻有很多。六月是藍花楹盛開的季節,每年我都會留意哪兒有藍花楹,到現在我心中已有一張藍花楹地圖,上班途中、下班路上、週末往圖書館經過的地方都有好幾株。其中我最喜歡的在Cupertino聖若瑟堂外面:

這樹真的好美,每年我都會特別來賞花,每次心情都會大好起來。怪不得我們用「心花怒放」來形容非常歡喜,極為高興。

2009/06/05

Savory越南菜館

約了朋友吃飯,她說上班時看到Castro Street街尾新開了一間越南菜館,想去試試。這是Mountain View大街,餐廳都在街頭,我們半信半疑走到街尾,終於在一個意大利大廚人像後面找到了Savory越南菜館

這兒採用現代裝潢,以深淺灰藍為主色,配上櫻桃木桌椅,有點像宜家傢俬,簡潔而討好。

我們四人點了綜合頭盤、煲仔飯、烤茄子和香茅豆腐,除了頭盤的鮮春卷和青木瓜沙律之外,菜色不算是越南口味,不過味道很好。

我尤其喜歡烤茄子,軟綿綿的茄子上面灑上炸香了的蔥絲,剛好配合。

之後點甜品,點了四款蛋糕,朱古力慕絲、焦糖、咖啡和香蕉口味,看來是西餅店供應的,很精緻。

這家街尾餐廳很冷清,卻很有水準。希望多些食客來光顧,讓它好好經營下去。

評分: ★★★★★

2009/06/02

六月雨

灣區過了五月通常半滴雨水都沒有的,可是今天晚上我們聽到了雷聲,之後竟然下起雨來,怪哉怪哉。

2009/05/23

士多啤梨

去年九月種的士多啤梨開始結果,上星期摘了一碗,專挑最紅最熟的,入口即溶,新鮮摘下來暖暖的,好像吃了一口夏日陽光,甜到入心。

2009/05/16

沙茶大比目魚

在網上找來沙茶鱈魚的食譜,去超市買材料,沒有鱈魚,改用大比目魚halibut,一樣好吃。

2009/05/10

Bang 21

這陣子有很多智力尋寶。上星期是Bang 21,主題是「21」,分兩天在Menlo Park舉行,我們參加了星期天的比賽。

#1: Twenty-One Quiz Show

先來問答遊戲,廿一條問題,我們要糾正答案紙的錯誤。

這問題的答案是三文魚SALMON,答案紙上有SALOON一字,配成M→O一對。完成全部問題,我們發現換掉的字母沒有重複,排成A至U,再轉成錯誤的字母,便是迷底。

#2: 21st Letter

迷題是一袋字母,還有廿一條提示。每條提示的答案都是一個只用U做元音(vowel)的英文字,比如「Place of worship」,答案是CHURCH。袋裏只有子音字母(consonant),我們拼出全部廿一個生字,剩下了BDGNRY,加上U,成了BURGUNDY。

#3: 21st Element

這迷題是的主角是元素周期表,有廿一條關於元素的填充,填好再把問題排成順序,用右下角的數字讀取字母。例如「氧」的填充答案是EARTH,問題咭右下角的數字是5,氧的原子序数是8,也就是說迷底的第八個字母是「H」。

#4: 21 Dots

下一條迷題是拼圖,我們拿到一些不同形狀的紙條,上面有問題,也有些字母。答好問題,配上答案的第一個子音字母,就可以拼成一個立體方塊,再讀取迷底。

#5: 21 Years

這迷題叫「21 Years」,可是我解答之後也不知為何。我們收到一張餐單和一張餐墊紙,餐單寫着Mixed Drinks,有各式雞尾酒,餐墊紙有提示和字詞搜索遊戲。我們要把雞尾酒的字母打亂(anagram),再在餐墊紙圈出,字詞搜索餘下的字母就是答案。比如COSMOPOLITAN,打亂成為MONASTIC POLO,就是提示上的「僧侶騎馬遊戲」(Game played by monks on horseback)。我們有一個隊員常常玩填字遊戲,很會anagram,他飛快地打亂大部分雞尾酒,其他人就負責在餐墊紙找出答案。

#6: Blackjack

來到公園,有張廿一點賭桌。這不是一般的廿一點,每張咭片都有字母,而籌碼後面是提示,所以我們要多看咭片,羸了要換籌碼,看1元、5元、10元和21元的提示。有趣的是這迷底是VIGNT-ET-UN,也就是法文21,我和法籍男友開懷大笑,因為有時智力尋寶涉及美國文化,我們答不來,沒想到這次用上了法文!

#7: 21 Equals ...

這是數學題,用四個數字填數式,計出21。善於填字遊戲的隊員對着數字抓頭,輪到我上陣,填好數式,讓他看答案表,把運作符號轉成字母。

Meta

最後的迷題用上了全部答案,我們先拼了網路圖,用網路上的數字來拼大正方形,再拿旁邊的數字,讀取各迷題的字母,找出終極迷底。

我們走往終點,後面另一隊跑上,比我們快了三秒,我們屈居第五名,不過也有獎品,所以沒關係啦!

2009/05/08

椰絲吞拿魚反卷

又去了Momoya吃壽司。今晚客人不多,店長送我們煎三文魚,還有吞拿魚反卷,上面灑上椰絲和魚子,美得像一幅畫。

2009/04/26

Fortune Cookie Chronicles 美式中餐事件簿

記得當年來美國讀書,有時到學校附近的中菜館吃飯,總會找到一些我未聽過的菜色:左公雞、木須肉、芥蘭牛等等。有些是廣府菜館沒有北方菜色,可是清華來的同學也沒吃過左公雞,也不知道左中棠和炸雞有什麼關係。終於我在Fortune Cookie Chronicles一書找到答案。

Fortune Cookie Chronicles由美籍華人Jennifer 8. Lee編寫,她是紐約時報的記者,在美國出生長大,寫這書是為了探討美式中餐的來龍去脈,也是為了尋根。她走遍世界各地,查探簽語餅、左公雞、梯形餐盒、猶太中餐廳背後的故事。

引子描述2005年簽語餅的幸運號碼剛巧是樂透二獎,全美各地110人中獎。她逐一採訪各州的得獎者,繼而追蹤中菜館在美國文化的地位。看過引子,我以為全書會以簽語餅樂透事件為骨幹,可是看下去,每一章的故事不太連貫,先入為主的我感到有點雜亂無章,其實當散文看比較合適。

看過這書,我才知道美國人是吃中菜外賣長大的!中菜館無處不在,食物有菜有肉,沒時間煮飯,叫中菜外賣感覺比pizza健康。全美中菜必有蛋花湯、炸春卷、左公雞這些菜色,吃多了,吃慣了,面對動盪不安時美國人會想到中菜,難怪遠在巴格達的美軍軍營外也有美式中菜館,Sex and the City的女主角除夕夜沒人陪也是吃中菜外賣。

我終於知道左中棠雞是祖藉湖南的廚師創製的美式中菜,用上了左中棠的名字,是為了紀念湖南。我也知道簽語餅由日本人發明,只是二戰時期美國的日本人被迫遷徙,造就了中國商人。可是我還有一個問題:是誰發明這怪怪的「中式」英文字體的呢?

2009/04/24

忽冷忽熱

這星期灣區天氣非常極端。星期二傍晚去跑步,熱氣逼人,我們汗流浹背,熱得透不過氣來。一起跑步的同事跟我們相約星期五上晚上一起上菜館,還笑說別選火鍋店。我剛拿出了涼鞋紗裙,星期四卻突然轉涼,寒風陣陣的。結果我們今晚吃了什麼呢?沒錯,正是火鍋!

2009/04/18

Bang 22

今天我們去了San Rafael參加Bang 22智力尋寶。我們在起點收到一條迷題,解答之後找工作人員核對答案,正確的話他會給我們一個信封,裏面有數張相片,拍下了附近的路標,引領我們走往下一地點。這樣比看地圖好玩多了。

Bang 22的迷題深淺不一,我們沒有完成所有題目,不過也玩得很高興。下面兩條迷題一淺一深,淺的我全題列出,我解釋過後大家可以動手運算答案來玩玩。

塗鴉

我們看到牆上貼了這些字:

SEASONS
SON
POISE
BRIAR
FOSSE
AT
PASSE
CLOSES

另外有張字條,上面提及Mendeleev的名字,又叫我們留意個中元素,讓我們想到元素周期表。我把每個字分拆成元素,SEASONS = Se/As/O/N/S,他們在周期表是鄰居:

7
N
8
O
 
16
S
33
As
34
Se

我們看了看,其中一人突然說:「Braille!」

原來這些元素排成盲人凸字,SEASONS個中的元素位置成為了Y的凸字。

我們把全部英文字分拆成元素,用周期表的位置找出相應的凸字,就找到了答案。你也找到嗎?

象棋填字

這迷題有國際象棋棋盤和填字提示,還有白色騎士(knight)一隻和一些不同形狀的方格。

填字提示不是橫直,而是橫列(rows)和蛇形(snakes)。蛇形是指那些散落的方塊,我們要分別填寫,再放在棋盤上。

蛇形14號的提示是"offspring",只有兩格,我們想來想去也想不到有什麼兩個字母的英文字可以解作「下一代」,有點苦惱。另外蛇形放上棋盤之後有幾格的字母對不上,我們就不太肯定我們有沒有弄錯。後來我們填蛇形16號,有四格,頭三個字母是WEE,提示是"Tuesday evening, for example",我想到最後一格填knight的話,答案就是weeknight,星期二晚上剛巧符合。回看蛇形14號,我們可以填spawn,pawn也是國際象棋的棋子。這樣填下去,我們完成了棋盤,只有一格用了knight,我們白色騎士放在那兒,之後到處跳,看看棋盤上面的字母會否拼成一個英文字,但亂跳一通也不是辦法。呆看一會,有人留意到其他棋子下面的字母都是B和W,也就是黑與白。我們拿的是白色騎士,不可以跳到黑色棋子吃到的地方。這樣一來我們劃掉棋盤很多位置,終於跳出一個英文字。

這象棋填字迷題十分複雜,我們終於找到了答案,高興得很,成了我們這次智力尋寶最滿意的題目。

2009/04/15

相片整理中

我們外遊兩個月,回美國十多天,白天上班,晚上回家整理相片,編寫日記,總算寫好二月的。三月我們在紐西蘭南島,從基督城(Christchurch)進出,租車環島遊。紐西蘭是戶外活動天堂,我們到處徒步,走過冰川,爬了獨木舟,還試了滑翔機!

男友仍在努力挑選相片,紐西蘭風光如畫,只有文字沒有相片是不行的。所以我會先寫寫灣區生活,等他上載了相片才繼續寫遊記。

2009/04/12

星州三日

2009年2月26日 (四)

從布吉島飛到,十二時多到達,走出機場時天陰陰的,到了酒店已下着滂沱大雨。我們在酒店餐廳吃午餐,之後在房間午睡,晚上才出去和好友吃晚餐。

2009年2月27日 (五)

這是男友第一次來新加坡,可是他已經到過中國和印度,於是我們集中看馬來文化。我們去亞拉街,在蘇丹回教堂前拍照。

蘇丹回教堂
蘇丹回教堂

看過街上的裁縫店,進去馬來傳統文化館參觀,才開車去新加坡的的代表:。我們一邊拍照,好友一邊告訴我魚尾獅被日本遊客選為十大最令人失望的旅遊景點。他們心中的魚尾獅是巨大的,來到一看,都埋怨怎麼這般小,於是新加坡政府在聖淘沙島另建一座37米高的魚尾獅像。不知道日本遊客是否從此盡興而回呢?

魚尾獅
魚尾獅

午餐時間,去文東記吃海南雞飯。我很久很久沒吃海南雞飯,印象中白飯應該有雞味的,可能現在健康先行,餐廳不敢加雞油吧?吃飽我和好友去購物,男友在紀伊國屋看書,之後一起吃冰淇淋,悠閒地過了一個下午。

晚上我們去野生動物園,坐小火車看獅子大象,走小徑看雲豹熊狸。我們還看了動物表演,司儀很努力營造氣氛,但是我們覺得這樣拖慢了節奏,還是簡簡單單讓動物表演好了。

獅子
獅子

雲豹
雲豹

斑馬?
斑馬?

2009年2月28日 (六)

早上去土生華人博物館參觀。華裔移民和當地馬來人通婚,後代被稱為土生華人。他們揉合中馬文化,有的習慣和中國人一模一樣,可是有些風俗是馬來人獨有的,我看着展覽,有種熟悉而陌生的感覺。

午餐時間,我們去屋村熟食檔找吃,不過那兒太熱了,我們看了幾檔已經打退堂鼓,改去附近的茶樓吃福建菜。最後的節目是裕廊飛禽公園,有很多色彩繽紛的雀鳥。

我們看到四時多,才去機場坐飛機去紐西蘭。

2009/04/01

奈揚灘 Hat Nai Yang

2009年2月25日 (三)

明天就坐飛機去新加坡了,我們在布吉城待得太久,想去海灘一天。我們見識過Karon這遊客區,沒興趣去Patong、Kata、Kamala,看了旅遊書,決定去機場附近的奈揚灘(Hat Nai Yang)。

機場巴士,告訴司機在Indigo Pearl酒店下車,再走200米就是,我們入住旁邊的Pen Siri House。放好行李,沿小徑走往沙灘,在路旁的大牌檔吃午餐,價錢拍得上Karon,幸好遊客只有十分之一。

吃飽到沙灘散步,布吉機場就在附近,可以看到飛機升降,但聽不到引擎噪音,也不錯。

沙灘很大,但往機場一段一個遊客也沒有,只有些當地人在拾蜆,還有一個人在沙上砌心形花環,明天這兒大概會有婚禮吧?

回酒店休息一會,又去沙灘。我們經過一家染布店,畫家即席塗彩,旁邊架着乾未乾的染布,很有特色。我們買了兩塊,送禮自用。

染布
染布

到了沙灘,我坐在沙灘椅看小說,男友側拿着相機等日落。這時有隻含着樹枝的小狗走過來,把樹枝放在椅旁,然後望着我,想我跟牠玩。之前我看到另一遊客摸這小狗,牠高興地舔她的腳趾,我怕牠太熱情,沒有拾起樹枝,牠坐了一會便走開了。

晚上在沙灘吃海鮮,King Prawn不錯,可是很貴。

2009年2月26日 (四)

早上在巴士站附近的粥店吃早餐,之後坐機場巴士去機場,五分鐘便到了。

奈揚灘比布吉其他海灘寧靜,但食物和遊客區一樣昂貴,去機場前後小停一天剛好。

2009/03/30

布吉城

2009年2月17日 (二)

在布吉島十多天,頭一晚為了方便潛水住在Karon,但那兒實才太多遊客,我們不喜歡,在PP島潛水回來便坐車去布吉城投棧。布吉城沒什麼特別,是一般市民居住的城鎮,我們出門就是為了感受當地的生活氣息,這兒作基地剛好。我們在這兒小住一晚,上中國餐館「老地方」吃海鮮,第二天坐客貨車去喀比

2009年2月21日 (六)

喀比回來,又入住Imperial Hotel。和我們一起去PP島潛水的朋友把潛水相機外殼留在櫃台,讓我們帶去Ko Similan拍照。

2009年2月23日 (一) ~ 24日 (二)

潛水回來,我們決定休息一天,衣服拿出去洗,人就留在酒店歎冷氣,寫網綕,整理相片。在布吉城最後一晚我們去Rough Guide介紹的Lemongrass餐廳吃晚飯,有很多特色小菜,我們點了炸紙包肉丸、香蕉花沙律和咖喱,都很美味。甜品我吃炸雪糕,他吃炸香蕉。一般餐廳炸香蕉一隻起兩隻止,這兒竟然有四隻!兩人分一盤也太多,早知我不點甜品。結帳才四百多銖,真是又便宜又好吃。

弱聽體驗

在布吉潛水過後,我兩隻耳朵都入了水。右耳很快沒事,可是左耳過了三四天仍然有水,我暫時成了弱聽人士。聽不清話語是意料中事,可是有一天旁邊有人說話,我只聽到聲音,卻分辨不到那人在什麼方向,感覺好奇怪。耳朵塞了,讓我很容易聽到體內的聲音,自己說話好像有迴音似的,而且只要爬一層樓梯,沒有氣喘也會聽到自己的心跳。

左耳入水那幾天我總要走在男友左方,但很多時仍聽不明白他說些什麼,令他比我還焦急,着我讓耳管浸水,軟化外物來清潔,可惜行不通。最終我在喀比的藥房向藥劑師解釋狀況,她叫我用稀釋雙氧水浸耳管,之後用塑膠針筒沖水。我當晚試了,依然不能清空外物,不過第二天潛水之後就沒事了。

我前後做了一星期弱聽人士,聽不清別人講話,分不清聲響方向,卻留意到自己身體傳來的各種聲音,也算是一次特別的體驗。

2009/03/11

Ko Similan潛水天堂

2009年2月22日 (日) ~ 23日 (一)

提到泰國的陽光與海灘,大家都會想到布吉島和PP島。來到布吉島,卻發現Ko Similan才是潛水界心中的世外桃源。在PP島一帶潛水兩天,我們意猶未盡,於是又報名去Ko Similan潛水兩天。

快艇出海

Ko Similan離岸70公里,潛水公司把潛水船在那兒長泊六個月,潛水客每天從Khao Lak碼頭坐快艇過去,船程一小時。潛水導師講解船隻設施,之後大家準備潛水裝束。這時有隻海龜游過來,船長拿香蕉餵牠,牠就在船尾徘徊,我們趕快拿潛水鏡,下水看海龜。我第一次看到海龜吃香蕉,蕉肉蕉皮都吃,牠還吃西瓜的呢!

海龜
海龜

水底世界

看罷海龜,穿好潛水衣,就下去潛水了。這兒的水比PP島清澈得多,能見度很高,珊瑚相對色彩更多。我們看到很多有趣的海洋生物,有成群結隊的熱帶魚,也有獨自躲在海草間的鰻魚(moray eel)。我們不時在遠方看到鯊魚的身影,也近距離看到優雅的manta ray和sting ray。

成群結隊
成群結隊

Manta ray
Manta ray

多蚊之夜

兩天潛水團晚上在4號島過夜,可以租帳篷或木屋,我們選了帳篷。第一天三時多便上岸,我們見時間尚早,便徒步上觀景點。我穿着涼鞋上去,走到一半山徑開始難走,不時要跨上大石,涼鞋不夠穩妥,我走得很慢。終於到頂,可以看到全島風光,陣陣海風吹來,很舒服。回營地休息一下,換上波鞋,走去日落點等日落。這是才五時多,還有個多小時太陽才下山,我們爬上岸邊的大石,看着螃蟹忙碌地跑來跑去,心想如果手中有本小說就好了!

太陽下山過後我們戴上礦工電筒,慢慢走回營地,在飯堂吃了簡單的晚飯,洗個冷水澡,到沙灘散步一下,才進帳篷睡覺。帳篷下了蚊紗,空氣不流通,熱得我們睡不着。於是我們揭起蚊紗,塗上蚊膏睡覺。可惜這兒實在太多蚊了,我塗蚊膏塗得不夠仔細,結果還是成了蚊蟲的晚餐。

穿石過洞

第二天潛水除了看海洋生物之外,我們還游過了一個狹窄的石縫。石縫出口很小,前面的人停在那兒,我有點被困的感覺,幸好他兩秒之後便游開了。

熱帶魚
熱帶魚

過洞
過洞

這次在泰國我們一共潛水14次,我開始可以掌握自己的浮度,大口吸氣慢慢呼氣,可以潛四十多分鐘,也不會太累,感覺真好。

2009/03/10

喀比山水甲泰南

2009年2月18日 (三)

早上7時半從布吉坐客貨車到喀比,10時半到達,立即找船去Railay。本來每人150銖,但只找到另一位乘客,結果我們一共3人,每位200銖。海上風景很美,椰林樹影,配上桂林般的奇山異石,比布吉美多了。

到了Railay East,沒有碼頭,直接從長尾船跳進水裏,水底一片泥濘,背着行李很不易走,早知把大背囊留在喀比,只帶兩天衣物過來。上岸,才走了一會就沒有行人路,要走沙地。沙地另一端再續行人路,再上樓梯,才到達我們訂了的Diamond Private Resort。酒店房間比網上相片差得多,不過我們熱得要命,趕快開冷氣消暑。到洗手間洗臉,從臉上滴到唇邊的水珠咸咸的,心想:「嘩,我從未試過流汗流到這樣的!」想清楚覺得不妥,掬點水漱口,也是咸的,就出去櫃台投訴。她們說same same,不可飲用,但洗澡沒問題。我們去Ya Ya Resort的洗手間試試,淡水就是淡水,沒有咸味,就想來搬過來,可惜冷氣房全部租出。上山,找到Phurit Valley Resort,房間裝修很好,水也是正常的,有冷氣露台冰箱,就決定搬過來。回去退房,櫃台說我們在網上付錢,她們沒法退款,但可以讓我們改進Diamond Cave Resort。我們過去查房,不及Phurit好,便決定自行找信用卡公司退錢,入住Phurit。

浪費了兩小時,去Phurit附近的The Rock餐廳吃午餐,吃了腰果雞柳和椰青飯。腰果雞柳平平無奇,可是椰青飯好吃得不得了。白飯中混合軟軟的椰肉,又香又滑,放回椰青內,賣相討好。

回房休息個多小時,出去徒步。Railay面積很小,我們從Railay East走過去Phranang,想上觀景點看風景,一不小心便走過了頭,去了海灘。回去之前看到的View Point 200m路標,原來不是向前走200米,而是向上。也就是說這不是徒步徑,是爬山徑!我們手腳並用,有時還要用石上的繩索,一步一步往上爬。

爬山徑
爬山徑

汗流浹背到達觀景點,鳥瞰Railay,真的像是個熱帶天堂,辛辛苦苦爬上來也是值得的。

鳥瞰Railay
鳥瞰Railay

山徑有一支路往Lagoon,往下爬回海面高度,有一個四面環石的海水湖。我們穿了泳衣來,本來打算在這兒浸浸,但遊人說水底一遍泥濘,很難平衡,我們就沒有下水,只在旁邊洗手。岸邊有很多小魚,我洗手時牠們游開,手一拿出來牠們就游回來。我貪玩用手撈魚,真的給我撈到兩條!

差不多五時,開始天黑,我們爬回Phranang,走到海灘,跳進水裏洗掉全身橙紅色的泥土,清涼清涼一下。這沙灘水清沙幼,水底滑溜溜的沙,沒有石頭貝殼,游泳游得很輕鬆。

Phranang海灘
Phranang海灘

回酒店洗澡,又去了The Rock吃東西。這次我們看到鄰桌吃泰式火鍋燒烤,中間凸起部分用來烤肉,旁邊放湯煮蔬菜,很有趣的樣子,就點了來試試。等了很久仍未上菜,心想火鍋燒烤都是我們在桌上自己煮的,為什麼要這般長時間預備?終於上菜,原本海鮮肉類都浸在醃料中,我們是等入味吧!請侍應示範,她把牛油塗在燒烤部分,旁邊注入上湯,再打蛋弄成蛋花,就準備好,可以烤肉煮菜。烤肉有烤肉汁,微辣,帶香茅味,不錯。火鍋汁是酸的,我吃不慣,改點豉油。這火鍋燒烤配料十分豐富,有魚肉鮮蝦魷魚牛肉雞肉,椰菜甘筍海帶唐芹草菇粉絲小玉米。我最喜歡的是魚肉,海帶也出奇地好吃。

泰式火鍋燒烤
泰式火鍋燒烤

2009年2月19日 (四)

今天陽光普照,男友又爬上觀景點拍照,我沒有興趣,自己去了海灘游泳。先去Railay West,沒有陰涼處,便又走回昨天的Phranang海灘。男友爬山回來游泳,我在沙灘寫日記。再去The Rock吃椰青飯,椰青比昨天的小,不夠椰肉,沒昨天好吃。走去Railay West,報名參加明天的Hong Island獨木舟團,之後在沙灘看日落,再到Sand Sea Resort吃晚餐。

2009年2月20日 (五)

Phurit和岸邊的Ya Ya是姊妹旅舍,我們把行李寄存在Ya Ya,才過去Railay West參加Hong Island團。先坐長尾船去Ao Nang,這兒比Railay大得多,遊客也多,我們比較喜歡寧靜的Railay。集合所有團友,上回長尾船,開往Hong Island。Hong在泰文是房的意思,指的是島中的內灣。我們先坐長尾船遊覽,然後在沙灘着陸,報了獨木舟團的爬獨木舟環島一周,再探內灣。

爬獨木舟
爬獨木舟

爬獨木舟爬了四十多分鐘,還有十多分鐘才是午餐時間,我們浮潛了一會,看到不少熱帶魚。吃午餐,再上船去Rai島,十五分鐘自由時間,我們去游泳,看到水中有不少魚穴,應該是小魚用石頭貝殼堆成的家。最後一站是Lading島,我們在這兒浮潛,除了熱帶魚之外還看到一隻火紅色的螃蟹,靜靜地坐在水中。

回Railay,坐長尾船回喀比,船夫遲遲不肯開船,希望多載幾個客人,我們很不耐煩,但也沒有辦法。

到了喀比,入住酒店,之後回碼頭附近的大牌檔吃晚餐,又便宜又好吃。之後去買水果,找到了喀比的夜市,有很多小吃,可惜我們在碼頭吃得很飽,只喝了杯橙汁,買了些我們沒見過的水果。這水果比龍眼大一點,外形有點像黃皮。小販大方地讓我們試食,甜甜的像軟糖一樣,我們買了半公斤回酒店品嚐。

喀比夜市
喀比夜市

我們很喜歡喀比,遊人沒布吉的多,我倆可以緩緩地欣賞自然風光,輕鬆一下。